帮助|
400-998-2655

“买方时代”倒逼高校差异化竞争

1802人浏览
2017-07-19 16:14

       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《2017年高招调查报告》指出,近年高考报名人数将进入一个稳中略降的态势。部分高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,各地普遍出现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情况,专科学校最为突出。在高等教育逐渐逼近普及化之时,高等教育由卖方转入买方时代。


        中国高等教育从卖方时代转为买方时代的说法,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。那时,每年就有一部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,无法招满学生,与此同时,有大约占考生数10%的学生,选择放弃高考,包括考前放弃报名,考后放弃填报志愿,以及被录取后放弃报到。但是,这并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我国高校还缺乏办学自主权,为此在根据生源变化调整学校专业、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,并不积极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,一方面,政府部门要加快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,而另一方面,大学必须推行学校办学改革,重视办学质量和特色。


        据调查了解,我国一些高职院校,存在两个70%的现象招生完成70%的计划,录取的学生只有70%报到,可是,对于这种情况,高职院校想改变也有些无能为力。有的高职院校希望能获得自主招生权,这样可以避免集中录取时学生填报志愿不积极,以及录取了不报到,学校也没有办法补录的情况。显然,改变这种情况,最合适的办法是实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,继续加快推行申请入学、注册入学。而要让高职院校办出特色,最重要的是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,给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、课程设置的权力。


        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,以管办评分离为基本原则,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,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,是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。而在政府放权的同时,需要高校有改革的主观能动性,不能还是等靠要。


        今年是上海和浙江实行新高考改革后第一届新高考学生参加高考。浙江和上海的高考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,浙江实行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填报,每段考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,这意味着每所大学的专业有不同的录取分数,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差会很大,这就要求大学进行相应的改革。包括,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、办学条件调整专业,对专业进行优化组合;减少招生专业、拓宽专业面、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;整个学校不分专业招生,进校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、能力选择专业。


        这些改革,都需要大学用好自主权,发挥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。据媒体报道,今年中山大学调整或暂停了18个本科专业招生;清华大学等大学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。校方称这是学校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的改革,但都引来社会关切。比如,对取消本科专业招生,有大学教授和校友质疑,取消或调整的理由是什么,是否进行过深入论证?对于按专业大类招生,有人担心只是专业简单的合并,而没有实质的调整,大学按专业大类招生,只是为了避免冷门专业招不到学生,学生进校后,还是有部分会分到冷门专业。回应社会和师生的关切,就需要大学进行现代治理,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,对于属于教育和学术事务的专业设置改革,应该发挥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。


        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2020年会达到50%,高等教育由此进入大众化阶段,这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,对发展高等教育、办好高校有全新的理念,积极融入高等教育办学竞争。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,我国各地高考录取都在取消高考录取批次,这是给所有高校平等竞争的重要改革。未来,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创造让所有高校平等竞争、自由发展的空间,引导每所高校在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办出一流和特色。


推荐观察

暂无